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黄山黄河的博客

自娱自乐 放松心情 结交朋友 交流体会

 
 
 

日志

 
 

浴锅及浴锅趣事  

2012-02-07 10:07:32|  分类: 忆往事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浴锅及浴锅趣事 - 松树沟人 - 松树沟插友的博客

苏南浴锅 

 

 

浴锅及浴锅趣事

 

最近,看到一篇关于“浴锅”的文章,不仅觉得有趣,而且,也算了断了一直缠绕我脑中四十余年的一个疑问,那就是:“浴锅”究竟是怎么回事?

记得,我们刚到农村那会,暂住在一个被称为称为俱乐部的地方。俱乐部实际是村民们开会、观看节目的地方,一统间的草房有十多米长屋子西头搭着一个约十多平方米的简易舞台,可以表演一些小节目。用砖砌的舞台“天幕”后面是一间小屋,砌着一架灶头,支着一口直径约一米的大锅,供知青烧水用。

就是这口大锅曾引发了阿俊在其内洗澡的有趣故事。那是刚到新立没多久的一天晚上,知青们烧了满满一锅水,待大家将水冲满热水瓶各自回到铺前洗理时,锅内还剩下不少热水,此时阿俊见到锅内还有不少热水,顿觉离开上海至今已好久未洗澡了,应该借此机会好好洗上一番。于是便兑上一些凉水,然后光身钻进了锅内,开始舒舒服服地搓起澡来。

刚有了搓洗泥垢后而得来的那么一点快感、尚未来得及细细品味那种快感带来的愉悦,仍专心致志洗澡的阿俊,却不料此时已有人前来搅局。原来,正好有人出来倒水,猛然间瞥见有人在锅内、而且是在大家平时烧喝的开水的锅内洗澡,顿时感到一种不可思议的惊诧,并迅即跑到宿舍内告知了其他知青。霎时如同捣了马蜂窝,俱乐部内一下炸开了锅,群情激愤的知青团团围住阿俊并大声呵斥着他,有人甚至想动手打他。

先前还陶醉于悠然自得良好状态之中的阿俊,一下被这阵势惊得有些不知所措,只是喃喃地说,我们家乡无锡的人家冬天是这么洗澡的……。此事也惊扰了队里,负责管理我们知青的大队革委会副主任辛贵财还对阿俊进行了一番教育,并令其作了检讨。

其实,阿俊说的倒也确是实话,据此后了解,江南一带有些地方还真有专门用于供人们洗澡用的大铁锅,只不过阿俊是绝不应该如此照搬,知青们也是断然不会允许在烧开水的锅内移植江南人的做法。

此事发生后,我一直想知道那浴锅究竟是怎么回事?下面的文章,给了我一个很好的答案。诸位看客,不妨一读。

                                                                      

                                                                    201227

 

 

“浴锅”你听说过吗?

曹德伟

农村人家大多都有灶头,支上两口锅,满足全家人的口欲:煮饭、炒菜都在锅里。然而,“浴锅”你听说过吗?一口大锅、烧开了水,专门用来洗澡,这可是苏南农村的特色!近日,记者在常州武南地区发现,这里现在还有不少户人家保留着“浴锅”。

当年:十几个人洗一锅水

武进雪堰镇雅圩村的十几户人家都有浴锅。村民蒋国元刚洗完澡,从锅里爬出来之后,他神清气爽。

“从我爷爷那一代起,我们家就用浴锅了。”他口中的浴锅就是灶头上砌的铁锅,一间约5平米的淋浴间,放一口大锅,拉门关上就算个洗澡间,灶下可添柴火。但浴锅要比普通家用锅大不少,锅口直径约1.5米,深近1米。“冬天在这里面洗澡特别舒服,水凉了只要喊一声,让家人帮着添点柴,烧两下,就又热了。”村民蒋新伟回忆道,40年前,村上十几户人家只有4个浴锅,要洗澡时,就带上点稻草,等着排队洗澡,“水烧好了都是男的先洗,然后女的再洗,有时候一锅水要洗十几个人呢!”

常州市民俗文化研究者范炎培告诉记者,按习俗,洗澡都是“先男后女、先幼后长”的顺序,老人通常最后洗,这一说法得到了常州地方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民俗专家余忠良的赞同,“以前老人认为洗过的浑水都是精华,能治关节痛,对身体好。”

如今:有太阳能也不忘老锅

记者在雅圩村走访了一圈,发现几乎每户人家都还保留着浴锅,村民的住宅是两层高的小楼,楼上装修新潮,淋浴间、太阳能、浴缸应有尽有;楼下却还保留着古老的灶台、浴锅,“盖新房的时候,犹豫了几次,本打算把浴锅拆掉的,但后来还是留了下来。”37岁的蒋晓平对那段在锅里洗澡的日子记忆犹新,“烧一锅水泡在里面,浑身舒坦。”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雅圩村每户人家都装上了太阳能,“天气好的时候、站着冲个热水澡,比烧水方便多了。”然而村上的中老年人只有夏天才用太阳能,“冬天天冷,站着冲澡既累也不舒服,坐在浴锅里泡热澡,多惬意!”村民蒋叶全家中换了3只大锅,“第一只锅只要7块钱,现在用的4年前换的,花了一百多块。”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雅圩村人对浴锅有着浓烈感情,“以前在田里干完活,带着麦秸秆,就到别人家洗澡去了。现在到了冬天,我们老两口还是喜欢用浴锅。”蒋叶全说。

锅里有“乌龟板”不怕烫

范炎培出生在常州,上世纪60年代初,他第一次见到浴锅,“那时候我看见同学坐在锅里洗澡的时候,根本不觉得惬意。”

当年下乡体验农村生活的他们受到老乡热情接待,其中一项就是洗浴锅,看着同学悠闲自得地坐在锅里洗浴,范炎培感受到的是“恐惧”,“那是种赴汤蹈火的感觉,就好像要下油锅一样,人坐在锅里,下面还有人在不停地添柴火,最后我就只敢坐在锅边,用毛巾蘸着热水擦身子。”

坐在锅里一边洗澡一边加热不怕烫吗?抱着这样的疑问,记者问了雅圩村的村民蒋晓平,“不烫啊!水都是烧开了之后,再掺点凉水进去,到了适宜的温度之后,下锅之前,在锅底放块厚木板,人就坐在木板上。”村民们告诉记者,锅底受热的部分只有一小块,其他地方都用砖头砌起来了,并不会过烫。常州民俗专家余忠良说那块木板有个形象名字叫乌龟板。

 

                              ————引自2012121金陵晚报

  评论这张
 
阅读(527)| 评论(15)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